培训机构,任职市场专员
“谨慎对待各类儿童活动,谨慎填写个人信息”
目前,儿童行业市场一般有两类推广方式,一种是常规的地推,就是通过一些小礼品吸引家长孩子填写个人资料。
对于这种信息索取,一定要慎重再慎重,因为你一旦给出个人电话,机构反复不断地联系你是必然的。
同时有些市场从业者还会通过资源置换的方式,将你的信息置换给不同机构,几番倒手后,你的个人资料很可能散布到处,然后电话被各种狂轰乱炸,而你完全投诉无门。
像我们机构就有专门的电话外呼团队,一般我们一个电话号码,要拨打8-10次,且次次被拒绝,才会放弃该电话资源。
而通过异业合作置换过来的资源,一般会被我们列为待筛选资源,这里的电话信息一般质量不佳。
我们曾今碰到一个家长,应该是被此类电话轰炸得受不了,直接对着我们同事,一通咆哮。
▲常见电话外呼系统
若你确实想给孩子报课,想对这个培训机构做进一步了解,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向对方索要机构宣传单页,你之后可以自行造访机构,或主动联系机构。
这样一般主动上门的数据,培训机构会直接交予销售跟进,不会流入市场资源名单之列。
另一种做法是种类繁多的儿童活动,如专家讲座、儿童娱乐活动、比赛竞技。
这些活动一般都是由机构来主办,打着免费、赠送礼品、获奖名义,为家长在机构报班付费打下前站。
▲各类营销活动层出不穷
活动现场机构宣传广告必不可少,而后是信息的电话跟进。此类市场行为多数对孩子而言意义不大,不过若家长抱着领奖品带孩子玩的心态倒是可以参与。
我见过更佳过分的做法,就是对外宣传大赛是另外公立团体举办,借“壳”办赛,然后以公立身份进入各个中小学,获取到学生资源后,再鼓动家长在机构报课,以此换得优异得比赛名次。
对于此类比赛,诸位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,不要费时费力,让孩子徒劳无功。
[2019-07-25]